初二物理试题

在求知的征途中,初二学年作为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每一门学科都承载着启迪智慧、培养能力的重任。其中,初二物理试题不仅仅是检验学生掌握情况的标尺,更是激发探索兴趣、引导科学思维的桥梁。本文将深入探讨初二物理试题的内涵与价值,通过解析典型题型,揭示其背后蕴含的物理规律与学习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世界,享受学习的乐趣。

一、初二物理试题概览

初二物理,作为物理学科的入门阶段,内容涵盖了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试题设计往往紧密围绕这些核心概念,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实验设计题及计算题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与实践应用能力。选择题侧重于基础概念的辨析,如力的平衡、的计算;填空题则要求学生精准记忆物理公式,并能灵活应用于具体情境;实验设计题鼓励学生动手实践,理解实验原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而计算题则是对逻辑思维与数学运算能力的双重考验。

二、典型题型解析

力学基础在初二物理中,力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应用,试题可能会设计一个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变化,要求学生分析并选择正确选项,或计算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加与最终。②光学现象探索光学部分,光的直线传播、反射与折射规律是考试热点。试题可能通过情境模拟,如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时的路径变化,引导学生运用光的传播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空间想象能力。③热学原理应用热学章节,物质的物态变化及其伴随的热量传递是重点。试题可能围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考察熔化吸热原理,或是通过比较不同物质在相同条件下的升温,理解比热容的概念。

三、解题策略与学习方法

面对初二物理试题,掌握有效的解题策略至关重要。首先,强化基础概念的理解,构建坚实的知识框架。物理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每一概念都是后续学习的基石。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观察,亲手操作,加深对物理定律的直观理解。实验不仅验证了理论,更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好机会。再者,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面对复杂问题,学会分步思考,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至未知。同时,建立错题本,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最后,保持好奇心,勇于探索未知。物理世界奥秘无穷,每一次探索都是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拓宽。

四、结语

初二物理试题,不仅是知识的检测站,更是探索科学奥秘的起点。它们如同一扇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物理世界的美丽与规律。通过认真练习与分析,学生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会如何以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理性的思维解决问题。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教育不是学习事实,而是训练思维。”让我们在初二物理的旅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更收获智慧的光芒,为未来的科学探索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二的物理难题!越难越好!

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试题三(电学部分)

一、单选题(共33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1.有二只灯泡,分别标有“220V15W”和“220V100W”的字样。如将它们串联接在电压为380伏的动力电源上,则

A.15W的灯泡烧坏,100W的灯泡完好 B.100W的灯泡烧坏,15W的灯泡完好

C.二只灯泡均被烧坏 D.二只灯泡均完好

2.在电学实验中遇到断路时,常常用伏特表来检测。某同学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电键闭合后,电灯不亮,安培表无指示。这时用伏特表测得a、b两点间和b、c两点间的电压均为零,而a、d间和b、d间的电压均不为零,这说明

A.电源接线柱接触不良 B.电键的触片或接线柱接触不良

C.安培表接线柱接触不良 D.灯泡灯丝断了或灯座接触不良

3.李军在检修一只1000瓦的电炉时,发现电炉丝断了一小截,他用一段较细一些但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电炉丝将残缺部分补接至原长,这样再接入原电路中使用时,其实际发热功率将

A.大于1000瓦 B.等于1000瓦 C.小于1000瓦 D.无法判断

4.小明做实验时把甲乙两只灯泡串联后通过开关接在电源上。闭合开关后,甲灯发光,乙灯不发光,乙灯不发光的原因是

A.它的电阻大小 C.流过乙灯的电流比甲灯小

B.它的电阻太大 D.乙灯灯丝断了

5.图2中四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

A.四灯串联 B.四灯并联

C.L2、L3、L4并联,再与L1串联 D.L1、L2、L3并联,再与L4串联

6.标有“220V,40W”和“220V,60W”的两只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时,两灯泡均发光,实际消耗的功率分别为W1和W2,则: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确定

7.某电度表盘上标有“3000R/kWh”,单独开动某一用电器时,电度表的转盘在100秒内转5转,由此可知,该用电器的功率为:

A.40瓦 B.60瓦 C.20瓦 D.100瓦

8.如图所示,甲灯为“6V,6W”,乙灯为“6V,4W”,用一个输出电压恒为12伏的电源对两灯供电,要使这两个灯能同时正常发光,则应选择电路:

9.某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电路,电路中变阻器的总阻值与电阻R的阻值相同,电源电压恒定,当他将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是

A.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B.安培表的示数逐渐变小

C.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然后减小到原值

D.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然后增大到原值

10.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练习安装照明电路,接通电源之前,老师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把一个额定电压为220伏的灯泡作为检验灯泡连接在原来安装保险丝的位置,同时要求同学将电路中所有开关都断开。用这种方法可以检查电路中是否有短路,在接通电源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电路连接无误。

B.若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用电器的开关闭合后检验灯泡正常发光,表明这个开关的两端直接连到了火线和零线上。

C.检验灯泡不亮,但将某一个电灯的开关闭合后,这个电灯和检验灯泡都能发光,只是亮度都不够,这表明电路中出现了短路现象。

D.不论将电路中电灯的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检验灯泡均不发光,表明电路中有短路。

二、填空(共27分,每空1分)

1.标有“16Ω25W”字样的扬声器,正常工作时,供电电压应为,通过它的电流应为。

2.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与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放电的两者所带的是种电荷,云层所带电荷是因而获得的。

3.目前,人类正在研究如何和平地利用核能,释放核能有和_两种不同的核反应方式。现在,已建成运转的核电站就是利用__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4.物理小组制作了一个自动控制器,其中有一个调压电路如图4所示,滑

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是100欧,负载电阻R’的阻值为100欧,A、B

间电压为10伏,保持不变。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个电路的调压范围和原设

计不符,检查结果是图中F处导线折断,滑动头P由上向下移动时,如

果电路完好,CD两端的电压范围应是伏至伏;如果F点导

线折断,CD两端的电压范围是伏至伏。

5.图2为一个三孔插座,其中有一个插孔的导线是与室外大地相连

的,请把这个插孔产中代表大地的记号E用线连起来。如果这个

插孔的导线断了,使用这个插座还能使洗衣机转动,但是存在的

问题是_。

6.如图所示,三个电灯泡上均标有“6V,6W”的字

样,在此电路中的灯泡均正常工作,此电路电源的

输出电压应为_伏,电流表的数为_安。

7.两只灯泡L1和L2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之比

P1∶P2=2∶1,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总电流为3安培,

则通过L1的电流为_安;若将两只灯泡L1和

L2串联后,仍接在原来的电路中,则通过L1的电流

为_安。

8.如图5所示电路,由估算可知,通过毫安表的电流约为毫安,通过安培表的电流约为安培。

9.有一辆娱乐电瓶车,工作电压为24伏,工作电流为10安,效率

为80%,车及人总重为2000牛,行驶时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

该车匀速行驶120米需秒。

10.如图4所示电路中Rl=R2=R3=R4=3欧,R=l欧,电源电压为

12伏, 则电路总电阻为__,电压表示数为_,电流表示数

为_。

11.“220V15W”的白炽灯,其灯丝长为5厘米,断了后再塔接上,其长度缩短了1厘米,若不考虑搭接处灯丝粗细的变化及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将它接在220伏的电路上使用时,消耗的功率是原来的__倍。

12.为检验一只电压表是否准确,采用如图五所示的电路,已知定值电阻R1=5欧,电流表是准确的,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是0.24安和0.5安时,电压表示数分别为1.3伏和2.6伏,那么这只电压表_。(填准确、比实际值偏大或偏小)

13.把标有“PZ220—25”和“PZ220—40”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

220V的电路中,较亮的灯是;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110V

的电路中,较亮的灯是。

14.开关电灯时收音机里会出现“喀啦”声,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4分)用一节干电池、一个开关和一个小灯泡自制小台灯。接上电源时,开关虽未闭合,灯泡却已发光;若闭合开关,灯泡反而灭了;几秒后再次断开开关,小灯泡又亮了,但亮度减少了许多。请画出这个错误的电路图。

四、(8分)小明家有一只用来烧开水的电热水壶,铭牌上标着“220V,1000W”字样。请你帮她设计一种方法,用来测量这只水壶烧水时的效率。写出所用器材、测量步骤,导出计算公式。

五、(8分)将一个标有“220V400W”字样的“热得快”插入体积为0.5升、初温为20℃的水中,此时由于是用电高峰,实际电压为210伏,在标准大气压下经过9分10秒将水加热至沸腾,求“热得快”烧水时的热效率(不计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六、(7分)某家的电度表表盘如图所示。室内安装了60瓦的电灯4盏,90瓦的电视机一台,105瓦的音响一台,另有一台电冰箱,铭牌上的功率值看不清。为了测出这台电冰箱的功率,先停止使用其它电器,然后将电冰箱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源上,开机工作4分钟,电度表的转盘转过13圈,请求出这台电冰箱的功率值。如果这个家庭平均每天使用电灯、音响、电视机各2小时,而冰箱有1/4的时间处于开机工作状态,则一个月(30天)耗电多少度?将月底的表盘数填入图中。

七、(7分)一般地说,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并不等于额定电压。家庭里通常不备电压表,但借助电能表可以测出用电器的实际工作电压。现在电路中只接入一个电热水壶,壶的铭牌和电能表的铭牌如图7和图8所示。测得电能表的转盘转过125转的时间为121秒。求此时加在电热壶上的实际电压。

八.(7分)电源电压为220伏,若使标有“220V 800W”的用电器能在110V至220V的电压下工作(用电器的电阻值恒定),求:(1)要使用电器达到使用要求,电路中应连接一个什么样的电器?怎样连接?(2)这个电器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三(电学部分)之答案

一.1、A 2、D 3、C 4、A 5、D 6、A 7、B 8、D 9、B 10、B

二.1、20V,1.25A 2、异,摩擦 3、裂变,聚变,裂变 4、10,0,10,5 5、连线略。这个插孔具有安全保障作用。如果它与大地的连线断了,一旦电器的外壳与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容易造成触电事故。6、6,3 7、2,2/3 8、20,0.12 9、125 10、5欧 9. 6伏 1. 6安 11、1.25 12、准确 13、PZ220—25,PZ220—40 14、开关电灯时,电流发生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收音机接收到了这一电磁波并将其转变成声音,这就是“喀啦”声。

三.参考解答:见图1。评分标准:全题4分,小灯能亮给2分,开关能使电池短路给2分。

四.解:1.器材:温度计(量程为0℃~100℃),量杯,计时器(钟表),

交流电压表(量程为250V)。

2.步骤:(1)用量杯向壶中注水,量杯容器乘注水次数得水的体积V;

(2)用温度计测出水的初温t0;(3)接通电源并开始计时;

(4)测得浇水时电源的实际电压u’;

(5)水刚沸腾时,计时结束,测得加热的时间t,然后测得水沸腾的温度t。

3.计算公式:

(式中c为水的比热,ρ为水的密度,U为电热壶的额定电压)。

五.

水吸收的热量Q2=cm△t=1.0×500×4.2×103×(100-20)焦= =168000(焦) (3)

评分标准:全题8分。(1)式、(2)式各2分。(3)式3分。(4)式1分。

六、参考解答:电冰箱消耗电能

W=13转÷(1950转/千瓦时)=13÷〔1950/(1000×3600)〕=24000(焦) (1)

其它用电器总功率P其=n灯P灯+P视+P响=4×60+90+105=435(瓦)

=0.435(千瓦) (3)

一月消耗的电能

W总=P其t其+P冰t冰

评分标准:全题7分。(1)式、(2)式各2分。(3)式、(4)式各1分。读数1分。

七.参考解答:电热水器的电阻

R=32.2欧 121秒所做的电功

W=1.5×105焦 实际功率

P’=1240瓦

U’=200伏 (7) 评分标准 全题7分。(1)~(7)式每式1分。

八.解:因 P=U2/R

∴应串一个阻值为60.5欧,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为3.64安的滑动变阻器

初二的物理练习题要普通一点的表很难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8分)

1、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6N,则物体的重力()

A、一定等于6N B、一定小于6N

C、一定大于6N D、判断均不正确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解答:解: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6N.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要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实质.

答题:ddllnn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称量同一物体,称量的结果是()

A、天平的示数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

B、天平的示数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

C、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D、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不同

考点:重力;质量及其特性.分析: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月球的质量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解答:解:因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物体不管在地球上,还是在月球上,它的质量不变,所以天平的示数相同,因在月球上的重力也是地球上的六分之一,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点评:此题是考查在月球和地球上的个物理量的不同,注意弄清个物理量的特点及月球上的特点.

答题:sdpyqjy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3、物体受两个力作用,其中F1=8N,F2=6N,已知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一定为14N B、一定为2N

C、一定与F1同向 D、一定与F2方向相反

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分析:在力的合成中,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当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当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F1=8N、F2=6N,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时,其合力最小:F=F1-F2=8N-6N=2N,合力方向跟F1相同,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其合力最大:F=F1+F2=8N+6N=14N,合力方向跟F1、F2相同,

因为两个力的方向不确定,所以其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2N,也可能等于14N,所以选项A、B不正确.

当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时,合力的方向跟F2的方向相同,所以选项D不正确.

由上述可知,选项A、B、D不正确.

故选C.点评:知道最大、最小力的合成方法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答题:张圣军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保持静止,下面各对力为平衡力的是()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

B、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C、文具盒受到的支持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分析:先对文具盒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进行判断,注意本题中的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因此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中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即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在水平面上静止的文具盒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并且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因此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于压力是桌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和重力或支持力均不为平衡力.

故选 A.点评:知道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或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并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牢记二力平衡的条件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答题:fhp82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5、质量为100克的物体浸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60克的水,则此物体将()

A、浮在水面 B、悬浮在水中 C、沉到容器底 D、无法判断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专题:推理法.分析: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F浮=G排=G溢=m溢g,而G物=m物g,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物体的所处的状态.解答:解:物体所受浮力:

F浮=G排=G溢=m溢g=60×10-3kg×10N/kg=0.6N,

物体的重:

G物=m物g=100×10-3kg×10N/kg=1N,

∵F浮<G物,

∴物体会下沉到容器底.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掌握和运用,属于基础题目.

答题:951574352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6、往量筒里倒入100厘米3的水,然后把一铁块用线吊着,放入量筒里,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量筒里的水位升高到150厘米3,则铁块受到的浮力是(取=10牛/千克)()

A、1.5牛顿 B、0.5牛顿 C、2.5牛顿 D、1.0牛顿

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量筒内水位升高,可以求铁块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知道水的密度,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变形公式求浮力.解答:解:∵铁块浸没在水中

∴V排=V铁=150cm3-100cm3=50×10-6m3,

F浮=ρ水V排g=1×103kg/m3×50×10-6m3×10N/kg=0.5N

故选B点评:本题关键是从实验中测量出铁块排开水的体积,以及单位换算1cm3=1×10-6m3,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

答题:951574352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7、某同学观察到一物体由西向东沿直线运动,先后经过水平方向上的M、N两点,则该物体在从M到N的运动过程中()

A、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等于水平向西的力

B、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大于水平向西的力

C、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一定不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D、所受到的水平向东的力可能小于水平向西的力

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力与运动的关系.分析:物体由西向东做直线运动,有以下几种可能:匀速直线运动;加速运动;减速运动.分别讨论,利用力和运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其受力情况.解答:解:若为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故有A这种可能.

若做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向东的动力就大于物体受到的向西的阻力,故有B这种可能.

若做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向东的动力就小于物体受到的向西的阻力,故有D这种可能.从而可知C错误.

由于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确定,故A、B、D这三种可能都存在.

故选A、B、D.点评:题目中只告诉了物体向东运动,而物体的具体运动状态没有告诉,所以物体的受力情况也不确定,因此要讨论.从而导致了有多种可能.

答题:吴长青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8、“死海不死”的故事说的是…“将奴隶和俘虏扔进海里,可他们都漂浮在海面上…”.以下是几位同学对该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自然漂浮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总大于其重力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浮力等于其重力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本题目考查的是有关物体的沉浮问题,根据题干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物体处于漂浮状态,则人的重力等于浮力.而人处于漂浮状态时,人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通过分析选项便不难选出.解答:解:A、奴隶和俘虏是被水平扔进海里的,人所处的状态与扔进海里时的姿势无关,只与重力、浮力的大小关系有关,不符合题意;

B、海水的密度等于人体的密度,人在海里应该处于悬浮状态,而非漂浮状态,不符合题意;

C、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D、人被扔进海里漂浮在海面上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浮力大小等于重力,故符合题意;

故选 D点评:本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浮沉条件,通过对物体状态的分析,考查学生对物体所受力大小的判断,以及物体液体密度关系的大小比较.

答题:songdexi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8分)

9、一只大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赵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来推木箱,木箱没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200N;这时小强过来帮忙,小强用了100N的和小赵沿同一方向的力来推木箱,木箱匀速向前滑动,这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00N;小李看到后,嫌小赵他们两人推得太慢,也过来帮忙,如果小李用的力大小为300N,方向和小赵相同,则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1)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木箱处于静止状态,故木箱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竖直方向上,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上推力与摩擦力平衡,故摩擦力等于推力,故摩擦力为200N;

当木箱匀速运动时,物体所受总推力F=100N+200N=300N;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推力应与摩擦力相等,故摩擦力为300N;

小李来推时,推力方向与小赵的推力相同,故总推力增大,但滑动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压力的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故摩擦力大小不变,仍为300N;

故答案为:200;300;300.点评:解决本题应掌握二力平衡的应用及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答题:wslil7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0、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共线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10N和5N,其中合力可能达到的最大值为15N,最小值为5N.考点:力的合成与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解答:解:(1)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的最大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是当这两个力方向相反时,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2)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F1=10N,F2=5N,则它们合力的最大值是:10N+5N=15N,最小值:10N-5N=5N.

故答案为:15、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合成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1、如图所示的二力不是(填“是”或“不是”)平衡力,这是因为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考点:平衡力的辨别;力作用的相互性.专题:应用题;图析法.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解答:解:图示的两个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它们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答案为:不是、这两个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平衡力是指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力.点评:分析平衡力时,关键是和相互作用力区别,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之外,关键是看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答题:刘治强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2、课本中的小车沿斜面下滑的三个实验中,“同样条件”系统指同一小车、同一斜面、同一高度,“不同条件”系指不同水平表面.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专题:实验题;控制变量法.分析:(1)本实验影响小车运动距离远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摩擦力的大小;二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大小.因此探究小车滑行的距离与摩擦力的关系时,就必须确保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而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行归纳;解答:解:(1)影响小车到达水平面的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小车的重量,二是小车处于斜面的高度,三是斜面的粗糙程度,所以为了让小车到达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就需要保持这三者相同.

(2)为了比较小车在斜面的运动距离是否和摩擦力有关,就需要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所受的摩擦力,所以就要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故答案为:小车,斜面,高度,不同水平表面.点评:验探究题的关键是注意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具体实验探究的内容,并会熟练应用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进行分析探究问题.

答题:山东张洪霞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3、从快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乘客,当他落到地面时,乘客将向 前倒下.这是因为,乘客落回地面时,脚与地面间存在 摩擦力,脚由运动变成静止,可是人的上身由于 惯性要保持 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就向 前倒下.考点:惯性.分析:根据任何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从快速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乘客,当落到地面时,乘客将向前倒下;

因为乘客落地时,脚与地面从在摩擦力,脚静止不动,而人的上身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人就向前倒下.

故答案为:前,摩擦力,惯性,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前.点评:考查惯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答题:fhp826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4、连同载重共2000N的气球在竖直方向匀速下降,它受到的空气浮力为1900N(已知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的),则它在运动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为100N.若从气球中抛掉一些重物后,气球能以同样大小的匀速上升,则抛掉的重物重为200N.(设气球所受到的空气的浮力和空气的阻力的大小不变).考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气球匀速竖直下降,符合二力平衡条件,所受合力为0.向上的浮力与空气阻力的和与向下的重力大小相等.要使气球以同样的匀速竖直上升,则向下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和与向上的浮力应相等.空气阻力B不变,可计算气球应有的重力,抛出物体重为原载重减去气球应有的重力.解答:解:匀速竖直下降,空气阻力和空气浮力之和与气球的重力平衡.则空气阻力F阻=G-F浮=2000N-1900N=100N;

匀速竖直上升,空气阻力和气球重力之和与空气浮力平衡,则气球重力G气=F浮-F阻=1900N-100N=1800N,抛出物体重为G物=G-G气=2000N-1800N=200N;

故答案为:100N,200N.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和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运用.

答题:碧浪淘沙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5、某人的质量是60kg,每一只鞋与地面的面积是150cm2,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2×104Pa,当他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4×104Pa.考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专题:应用题.分析:站在地面上双脚着地,已知质量和接触面积可求压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接触面积较小,根据质量和一只脚的面积求压强.解答:解: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frac{G}{S}=\frac{mg}{S}=\frac{60×10}{0.015×2}{P}_{a}=2×{10}^{4}{P}_{a}$.

当他走路时,他对地面的压强是${P}_{1}=\frac{mg}{{s}_{1}}=\frac{60×10}{0.015}{P}_{a}=4×{10}^{4}{P}_{a}$.

故答案为:2×104Pa;4×104Pa.点评: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容易出错的是人走路时一只脚着地.

答题:空气凤梨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6、注射器吸药液前,先将活塞向里压,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高,达到排出管内空气的目的,将针口插入药液内,向外拔活塞,这样管内气压比管外气压低,达到吸取药液的目的.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分析:注射器吸药液,是利用了大气压,依据的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它的压强就增大,体积增大它的压强就减小.解答:解:吸取药液前,先把活塞向里压,使管内气体的体积减小,气压增大,以使管内的空气排出;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内的气体体积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

故本题答案为:高;排出管内空气;低;吸取药液点评:本题大气压的变化,要抓住气体体积的变化来判断.

答题:shenoy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7、一个重为1牛的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8牛,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为0.2牛.考点:浮力大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弹簧测力计拉力和浮力,根据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可知.解答:解:F浮=G-F拉=1N-0.8N=0.2N.

故答案为:0.2.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浮力大小的计算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浮力的方法很多,这是最简单的一种.

答题:fxx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18、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 不变,它受到的浮力 不变,它排开水的体积 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对于本题目,首先要分析物体先后两种状态,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而物体重力大小没有变化,所以浮力也不变.而从海里驶入河里,密度变小,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解答:解: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即处于平衡状态,轮船重力不变,则浮力大小不变,但由于液体密度变小,则排开液体体积变大.

故答案为:不变,不变,变大;点评:本题目考察了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题目一定要先判断物体此时的状态,从而判断利用那种计算公式来解决题目.

答题:songdexi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

三、解答题(共10小题,满分54分)

19、菜刀、剪子、斧头等刃具用过一段时间后就需磨磨,为什么?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简答题;控制变量法.分析:压强跟压力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解答:答:菜刀、剪子、斧头等刃具用过一段时间后磨磨,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解释生活中有关的压强问题.

答题:dongfeng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0、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它受到的重力的图示.

考点:重力示意图.专题:作图题.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在重心,方向是竖直向下,G=mg=2kg×10N/kg=20N.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画法.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答题:zhehe老师 显示解析在线训练收藏试题试题纠错下载试题21、为什么移动笨重的机床时,常常在机床下面垫上圆木棒或圆铁棒?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专题:简答题.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相同体积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故答案为:移动笨重的机床时,常常在机床下面垫上圆木棒或圆铁棒是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容易推动物体.